范文工作总结

【推荐】小学学校工作总结模板汇总五篇

本文已影响 2.29W人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学校工作总结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小学学校工作总结模板汇总五篇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1

一、学校特色建设的收获

1.在全校教师和部分家长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长风小学特色建设的方向继续做礼仪教育。

2.邀请专家进校和班子成员及部分教师共同讨论,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三风一训”。在此基础上,出台了《长风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方案》(初稿)。

3.根据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每月特色建设的工作日程安排。认真落实后,月末总结。

4.重点开展了“全班共读”、规范见面行礼、“课间三部曲”、上下操及路队的精细化管理等活动,及时评选了“知书儿童”“达礼儿童”。

5.充实完善了《长风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的第二稿、第三稿,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特色学校给我们的启示

1.师资有特色

学校要有特色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校长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学会从宏观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分析情况,确定自己学校的“位置”和“角色”,正确定位,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广泛宣传发动,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学校才有了自我超越、追求特色、创造特色的可能,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才能得以增强,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

学校要有特色教师。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特色办学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在特色办学中,校长必须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群体特长,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学;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利地推动素质教育,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开展特色教育过程中注重发挥原有特长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特色教育的能力;通过内引外联,大胆启用特长教师挑大梁,聘请校外有专长的人员参与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担任学校特色师资培训的辅导员,提高教师的专长;构建促进教师特长发展的评价机制,创设让教师进修学习、提高特长的机会,搭建让教师展示特长的舞台。

2. 实施要执着

实施素质教育与特色办学,两者紧密相联,前者是本质,后者是具体体现。特色办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有力地推动、丰富和完善着素质教育。推行特色教育既需要勇气还需要一种执着的精神,长风小学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并得到上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肯定和支持,我相信这是多年来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凭着一种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信念不动摇,只要确定的目标、口号,要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管理中生长发展,不断完善成熟。

3.环境需配合

特色办学,学校需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要争取社会家庭的理解与配合。

特色办学,学校需要对师生进行多元评价,让每一名教师和学生确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衡量、评价教师和学生,不能简单以成绩论高低。

三、对我校特色教育下一段工作的思考

在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战略制定后,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特色目标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和内部管理。一方面要将学校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重新配置优化组合,使其在先进理论指导下发挥最大的功能。另一方面校长要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将校长的办学理想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同时还要强化学校管理,制定完善一套为特色建设服务的规章制度,建立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全校形成一种追求特色目标和为创建特色积极奋斗,勤奋工作的风气。

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校长不一定是那个忙得团团转的人,但一定是那个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的人。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特色氛围。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点的显性标志。

(1)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悬挂学生的美术、书法、电脑作品,摆放一些有价值的图书,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2)教学区布置读书、明礼、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如校训、校风等内容,体现知书达礼的文化主题。

(3)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工作,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美观,确保良好育人环境。

2.强化内部管理,构建保障机制。充实完善规范有序的学校管理制度,校长的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规则,让每个人按照规则实行自我管理。良好的文化制度有助于文化的生成,有助于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宽松和谐的成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创建特色学校目标的必要保障。因此,学校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创建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同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建立校园文明监督岗、定期评比“达礼儿童”“知书儿童”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

(2)要建立“人人关心、个个参与学校特色建设”的局面,引导师生把创建工作作为各自的大事,形成导向机制。

(3)要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使氛围浓厚、特色凸现,特别是要尽可能地把学生兴趣活动、研究性学习等与特色学校建设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活动机制。

(4)要建立特色文化建设、特长教师、特长生的评估和奖励制度,对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创建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激发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激励机制。

3.优化师资,挖掘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育科研作用,培养一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先进的教育观念、广博的知识修养和一专多能的优秀教师。学校要用他们的开拓意识,创造性思维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把礼仪校本教材和读书校本教材的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

总之,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今后继续秉持“只有依靠教师才能办好学校”的观点,树立“教师第一”的学校发展观和“每个学生都重要”的学生发展观,让教师们能切身感受到学校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称赞,把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为学校的特色建设做好行为示范、榜样引领,相信长风的礼仪特色很快能凸显出来。

关于促进工程的建议:

如果能提供和本学校的特色相匹配的样板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交流或者结对子等等,就能拓宽学校的特色具体的做法,有利于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XX区“一三三”区域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合作交流,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我们第四片区根据区教育局的具体部署和安排,开展了以“同题异构,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联片教研活动,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0月18日我校组织了地理学科的联片教研活动,听取了两位老师的同题异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组织了数学、语文、物理、历史、政治、生物全体教师参加了片区其他活动点的活动。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一、教学设计

在活动过程中我翻看了各学校的教学设计,各位老师在目标设定时基本都能做到三维,能依据各年龄段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教学目标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行性。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各种教学媒体,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但是个别老师的板书缺少设计,反思比较简单或空缺

二、 课堂教学展示

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达标”,减少讲授时间,课堂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少讲,学生多做,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当堂反馈。两位老师的课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范国栋老师使用了学案式教学,还不时地穿插着英语,李霖老师的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兴趣浓厚。两位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案例,从学生自身经验、社会实际出发,拉近学生与教材知识观点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教态自然、和蔼可亲,富有魅力。相信两位老师的课都给我校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小组学习模式如何才能真正达到“高效”?如何才能引领我们的教师将小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是我们今后应该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议课环节

教研活动结束后,各校业务领导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议,态度中肯,言无不尽,地理教研员李伟群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议,首先是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全体参加教研的老师都受益匪浅。

此次教研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学科教学的多样性,了解到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学生的收获是如此不同,认识到了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不足,相信所有参加了教研活动的老师都能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课堂,改进自己的教学,切实把自己的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20xx年9月对于王吴小学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顺应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工程的浪潮,王吴小学成为特色建设项目基地校之一。对于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农村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激动兴奋之余,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肩上重任。在小店教育创新改革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要求我们全体教师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长远眼光,又要有立足本土的破冰举措。在这一学年中,全体王吴小学师生从思想到行动,在“让自己阳光给别人阳光”的核心价值引领下,以 “享阳光教育,赢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始终坚定“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化优质教育”的办学目标,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践行着独具特色的教育梦想,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实验总体情况

本学年中,学校按照区教育局促进工程组的阶段要求,坚持层层落实,步步推进,逐项深入的工作模式。我们总在想如果没有特色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不会如此有目标性,学校的发展变化不会如此之快。所以尽管我们在劳累中紧追紧赶但其间收获却令人喜出望外。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特色引领学校发展理念。

1、在20xx年9月份,第一学期开始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纲要》,集中学习3次,个人学习5次,并要求教师进行摘抄,撰写学校体会。从《纲要》中寻求国家教育导向和学校现实的结合点,每个人所想的正是大家认为需要解决的,认为应该努力去做的。每一项内容的选择、商定,都是每个人反省、解剖自己作为教育人灵魂深处的思考。

2、在特色建设初期首先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王吴小学特色建设意见征求表》,其中提到教师所信奉的教育格言、最喜欢的教育类书目、学校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等。意见征求的过程就是教师正视自身工作,正视学校现状的过程,激发教师改革创新的强烈愿望。随后在确定方案初稿后,在组织教师学习后,又针对方案进行了《王吴小学“阳光校园”特色建设实施意见征求表》分别从课堂教学、课程开设、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特色改革六个方面,集中了解了教师对于特色方案的理解和实施中需要改进的方面。由于新旧校长交接,在和教师不断的交流、讨论中,学校领导和教师逐步磨合、交融,达成共识。

3、在学校自然文化生长模式基础上,结合特色建设顶层设计,我校确立“阳光校园”学校特色发展路径。全体教师一致达成共识,确立学校办学目标“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化优质教育”,完全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办学要求。在以“享阳光教育、赢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我们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教师在梳理“三风一训”时,首先从自我反省确定了教风,在不断的商讨中,教师思想认识不断靠拢明确。

学年工作回顾

学校特色建设初期,很多老师认为特色基地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可能就是应付检查,就是一阵风,随着学习讨论的深入,教师的认识从懵懂到豁然再到深人人心,我们明白了只有在特色的引领下,我们才能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工作才会更加体系化。万千工作中,必须抓住中心,找准切入点,特色建设才会更加明确。

因此我们化整为零,由点到面,确立三级目标工作目标。第一阶段:立足课堂教学,提升育人水平;第二阶段:推进社团活动,加强音体美工作;第三阶段:丰富校园环境,创新德育工作。

围绕三级目标,我们明确了学校发展的三条主线:第一条:加强师德师风,落实立德树人;第二条: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常规教育;第三条:重视主题活动,渗透价值理念。总体上讲,三级目标相互渗透,依次递进,按照轻重缓急,层层落实,步步跟进,三条主线既是教育理念的落实,又是常规工作的要求,在逐步实行中制度化、主动化、长期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围绕“阳光校园”特色理念,无论在会议活动、常规落实、学习交流中我们都不断贯穿阳光内涵,让师生从思想上逐步理解内化。

围绕第一阶段目标,强力推进了教科研工作,通过学习、研讨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树立“向课堂要质量”的理念,探讨构建以学为主、快乐发展的阳光课堂。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寒假组织教师学习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人人摘抄书中自己能借鉴学习的精彩部分,人人撰写心得体会,并上传至基地校网站交流学习。开学后结合本学科,探讨尝试其中可以借用的好的做法;第二、开展推门听课与轮教互听相结合的大教研活动,力求真正发现教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激发教师积极思考、主动改革的欲望和动力,同时落实分科教研活动;第三、在第二学期我们开展了电子备课,实施初期,允许电子备课和书面备课相结合,给予每位教师充分的选择和改进的空间,以期待高质量的完成备课这一重要环节。第四、各科探讨预习和复习分层作业的布置,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的作业更有效果,为课堂自主学习奠定基础。第五、开始实施教师二级培训。二级培训既是对培训学习的梳理,也让教师在巩固和呈现中加深了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真正起到教研的效果。

围绕第二阶段目标,结合学校现状,我们在第一学期课外活动开展的基础上,结合区教育局社团活动要求,调整了课外活动即校本课程内容。第二学期我们从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开设葫芦丝。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分别开设泥塑、绘画、棋艺、合唱,全校性开展折纸。体育方面形成全校跳绳和班级球类运动相结合的“一校一品”“一班一品”体育活动模式。调整后的课外活动将以课程形式固定下来,并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学生资源、现有资源创造性开展。与此同时,学校全力启动了“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阳光读书活动,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契机,开展读书活动,抓实行为养成习惯。

第三阶段目标重点是学校环境建设。学校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载体,针对学校现状,我们计划在现有条件下丰富完善校园软文化,逐项逐层提高环境文化建设档次。根据学校经费使用要求,逐步完成对教学楼内外墙的粉刷、修建,教室内储藏架、书架,检修电路、修理门窗电路、扩建功能室等。上学期我们更换了学校部分版面,重点围绕“阳光校园”特色,分别布置了行为习惯、励志名言、科学创新等版块内容。第二学期我们以年级划分宣传展示板报,定期展示各具特色的小报、板报。随后组织学生学习板块内容,使墙报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德育管理,继续加强班主任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研讨各班班会情况,交流班级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本学期我们先后开展了“时间都去哪了”,“养成节约好习惯”,“环保戒烟倡议活动”“阳光读书”“学雷锋社会实践”等活动。各项活动的启动从安排到开展都非常重视,认真部署,力求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主题教育活动氛围,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工作中。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广泛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促进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20xx年我校被批准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多年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建设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环境,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师资队伍,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重点,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领军人物,其身份及素养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学校信息化建设,以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评估的许多场合中有人提出了“校长懂教育信息化吗”的反语。虽然言辞有所偏颇,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校长本人所专长的领域,其学校一般都会发展得比较好,甚至成为学校的特色。

校长是学校信息化的“领头羊”,张智品校长从1986年开始一直关注和支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1996年申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始,校长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校发展的一盏引路灯。为了带领全校师生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张智品校长以身示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对领导班子提出以下几点教育技术要求:

首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只有这样,在制定信息化决策时才有发言权,面对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准确做出判断。

其次,关心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相关的基本问题和重大课题,形成基本的、重要的、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校长素质发展需要的信息素养理论和思想观念。

再次,引领学校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朝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虽说校长不一定直接进课堂,但是必须具有对信息化教学做出评价的能力。能够应用技术实施管理的校长才能充满自信地解决技术应用给学校带来的问题,提高其作为领导者的威信。

二、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以自筹资金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为辅,硬件建设分步实施,适当超前。学校在20xx年5月建成了一个主干网为100兆的光纤以太网校园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和管理的千兆智能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以5条100兆的光纤与城域网相联,20xx年开发应用了家校短信交互系统。同时先后筹集资金400多万元,投入学校设施建设,现有58个教学班实现了班班有“四机一幕”,开出A型56座语言实验室,装备了240台计算机,拥有两个网络计算机教室,3个多媒体教室,开辟出娱乐、开课、活动、娱乐、实况摄录剪辑于一体的多功能厅,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开通了校园能同时播放6套节目的闭路电视系统,配置了4套由计算机控制的语音播放系统,基本完成了校园传输网的建设。所有教师办公室配上电脑,开出电子备课室。于20xx年建起了整个校园网,并通过经济补偿方式,为全校教职工配备了家庭电脑和电信宽带,连通了全校各室、教师家庭,向学校管理、教师办公自动化迈进了一大步。由于建设比较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每年都需要更新维护,为此,学校专门开辟资金稳定投入维持设备正常运转,并为了学校教学实验需要每年购入一些最新的教育实验设备。

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的数字化资源的应用软件的建设也同步前进。通过自主开发,形成学校内部课程资源网络化。学校有有严格的电子备课流程:由备课组长主持,提前一周备课,利用集体备课研讨教法、学法及设计练习;各备课组成员分章节,负责设计电子教案,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加工成为教学共享课件,各备课组成员下载、修改、完善,最后形成个性化电子教案。几年来,制作各种CD、VCD、CAI课件、资料库、常用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等光盘二十余种,课件累计200多件;电视录像素材1200小时;各学科已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学科教学网站(其中包括试题库、教案库、课件库、图片库、视频音像库、教学小模块);每位教师有自己的教学资料库。目前,我们正加快教学资源库建设,正逐步实现电子教案目录化,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

各种数字化素材使用便捷,课堂教学中使用率高,情境创设多样化,符合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学习者,资源开发与整合实行共建共享的原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我校的特色,与我校教育发展相适应。

三、现代教育技术实验

好的信息技术硬件环境是基础、是保障,但不能成为摆设,只有将好的硬件环境运用到教学中,成为改善学科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才能受到师生们的欢迎,才能焕发出其内在的魅力。

1、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学校把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列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素质,多形式多途径,分层次、分期次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多次组织学校校长及电教骨干教师参加由中央及省电教馆、市电教站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及各类研讨会的学习和培训。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外请专家讲学和自培形式,举办了多期各类教师培训班。普及型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投影机、录像机、录音机的使用,路电视课室终端控制操作使用,多媒体系统操作使用,达到每位教师都熟悉掌握常规电教设备的使用,为全面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打下基础。计算机操作培训:培训教师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及网络使用,至今100%教师学会使用计算机,为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水平打下基础。软件制作及网络资源开发培训:从各学科抽调骨干教师,重点培训使用多媒体制作工具来制作CAI软件和学习网络资源的开发。

2、加强实验实施和课题研究

老师们在实验开展的同时,注意点滴体会与经验的积累,运用自己的实验指导、带动、帮助今后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根据《天台县实验小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实验方案》的要求,学校相继建立闭路电视的有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有机结合,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历代名人大家天台山情像”等实验课题组,承担了台州市《协作型CAI课件》开发任务,完成了台州市规划课题《家校交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台州市重点课题《远程儿童学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几年中,教师根据实践所撰写的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交流共有60多篇,其中《巧用音像教材,提高教学效益》、《运用电教媒体,突破教学重点》等分别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并分别发表在《浙江电教》和《台州电教》上。《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视听媒体在低段作文起步训练中的运用研究》、《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实践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等一批省、市立项课题相继结题,全国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成果《小学低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听说教学研究阶段性报告》、《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四结合”研究阶段性报告》分别获省级一、二等奖。

《整合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作为我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第三批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学校的研究成果,倍受评审专家组的好评;中央电教馆立项的《历代名人大家天台山情缘》专题学习网站都已经完成整合的目的,也顺利的通过中央电教馆专家的审核。参与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评比获得了特等奖,其实验成果也获得了一等奖。

天台实验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克服了大量的困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无止境。如今实小的'教师个个都争做信息时代的弄潮儿,在数字的海洋里捉捕最先进、最科学的教学方式。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3

在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与培训工作会议上,李永成校长作了题为《积极进行课程建设,促进课改深入开展》的典型发言。发言的中心就是校本课程开发问题。

为了切实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并及时付诸实施、实验。现将这一工作的进展情况做以简要总结。

一.开发《发色证书》教育课程。

《绿色证书》教育课程是宁安市的特色课程。我校从提高学生技术素质和创业能力出发,在“绿证”教育中突出了劳动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劳动观念,磨炼了意志品质,树立了艰苦创业的精神,达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的目的。

在“绿证”教育教材的使用上,我们除选学国家、省、市教材外,校绿证教育领导小组还结合本地实际自编了《甜葫芦栽培技术》《西爪栽技术》、《蛋鸡饲养管理》等教材,供学生选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教、学、做”合一。学校科研组把“绿证”教育研究作为“十五”科研课题,目前正在实验研究之中。

二、开发传统项目教育课程。

我校的传统教育项目较多,并形成系列。如:清明节祭烈士墓,宣讲当地英雄事迹,并以《编怀先烈,立志成材》为内容进行演讲比赛,五四青年节举办以“发奋读书,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朗诵会;“七一”以党的伟大历程为主题进行歌咏比赛;国庆节以“巨变的祖国”为主题举办征文比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从中到了一定的知识。

三、开发特长教育课程。

我校从艺术、体育、技能三方面入手,开办了13个特长班,4个专业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学,每周三下午统一时间开课。在安排上做到了有教师、有教材、有场地、有课时、有作业。在管理上做到了有专人负责,有统一考核。这些特长课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情趣,展示了学生个性,发挥了学生特长,培养了学生能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通过一个阶段的校本开发与实施,使教师的观念行为发生了变化,新课改的理念,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在教师中形成共识并能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涌现出了一批新课改实施和课程建设创新型教师。

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审美能力,社会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程开发使学校有了活力。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提供了开发创造课程的空间,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现代教育,有利于学生发展,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充分利用广阔的农村资源和当地,本校的有效资源进行课程建设,化资源优势为课程优势,把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实施推向一个新高度。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在学区研训员的指导下,我校校长和教导处的的领导下,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地开展了各项教育教研活动。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提高课堂教学为核心,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高效性。从细节抓起,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教研工作,现就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1.以“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为活动重点,加强我组教师对《小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构建绿色高效课堂。利用网络平台,解读《小学课程标准》。

分散研修期间,组织全组教师观看优秀课例视频,以研修课例引领研修组打磨优秀课例。磨课期间,公开、公平、公正选出主讲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磨课计划。研修组组织选取课题、制定教案、修改教案,听课、评课、撰写感言、磨课总结等活动。

二、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把教学研讨带进课堂。

1.校级成长课申报。

本学期,围绕学校“成长课”活动,教师在校博客平台上申报课题,确定时间,其他教师机动去听课,这样不仅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更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2.校内-------师徒结对。

结合本组教师的特点,我组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以经验带动激情,推动原有骨干教师更上层楼,拉动年轻教师迅速成长。通过师徒共同备课,共同上课等活动,提高年轻老师的业务水平。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通过年级组骨干教师 “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组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使各位教师养成同伴互助的良好习惯。对校本教研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特别是新教师,结合他们的考核,让他们自由师徒结对,其他教师也要互相结对,起到一个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吴元井——潘晓娟、郑李珍 郑慧慧——金婷婷、戚焕杨 郑李珍——李坚

吴淑芬——李晓琼

三、严谨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

1.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我们继续实行集体备课,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此外,我校建立自己的博客,主要让教师自主上传备课材料,可以是电子稿,也可以是手写稿,形式开放。这样一来,不仅督促教师的及时性,还让教师们严以律己,端正态度,效果较不错。通过检查的结果来看,年轻教师非常认真地做好各个方面,让他们能从一个新起点慢慢培养自己的习惯,老教师们也能尽自己的本分做好这些项目。这样一来,让教师们在自觉中督促,在督促中自由。

2.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继续把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听评课活动。课后检查教案,点评交流,通过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们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我校就是通过校本培训的活动和成长课等平台来督促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重视学生劳逸结合,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力求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适当批有鼓励性评语,保持作业本整洁,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此外,通过学科特色教学这一块,积极倡导学生乐于做,;乐于学的心态下完成作业。此外,延承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好习惯,我校特地将早操时间加入运动项目,根据班级交替运动的方式:跳绳、跑步、仰卧起坐等活动,加强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这样的好习惯,并在家庭作业中特别强调运动时间项目。

4.本学期教师做到了认真备课,随时保证有余课,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特别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

四、教师荣誉和学生荣誉

我校一向良好的学习氛围,每次比赛征文等活动,教师们都是踊跃参与。这学期在教师和学生方面都获得很多的收获:

五、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的几点。

1.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进一步深钻新课程标准,改变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创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的拓展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进一步深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找准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进一步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减少不及格现象,提高优秀率.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改错学习习惯。

总之,让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这是我们学校对每位老师的期待……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5

通过一学期的刻苦训练,我们省庄中心小学足球队取得可喜的进步,队员们的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技战术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在学期初始阶段,我们就通过体育课组织各个年级进行班级比赛,其目的在于选拔队员,组织比赛收到很好的效果,被选拔出来的队员有身高、有速度、有耐力,综合身体素质较突出,为这支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我制订了一系列的训练计划来训练队伍。初始训练阶段注重队员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着重抓好基础的技术训练。例如:运球、带球过人、传球、射门……等等。这一阶段主要让队员对足球技术有个初步、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到综合训练阶段时,在抓好技术基础训练同时,注入简单战术配合的训练,并在此期间传授足球裁判规则,使队员们掌握一定的战术和规则并可加以运用。在训练中坚持大运动量、大强度地训练,为这支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坚持以战术配合训练为主的同时多次进行队内教学比赛,增加比赛经验,尽量在运动中、对抗中,全面、熟练、快速、准确地掌握各种技战术。不断提高个人控球和突破能力,多种传球技术和射门技能以及抢截能力。并在比赛中灌输良好的比赛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最后的调整阶段,在抓好技战术训练的同时,有选择地和一些足球传统学校球队比赛,增强比赛意识以及临场的应变能力,丰富比赛经验。

在队伍组建一个学期以来,学校领导和上级领导十分关心和支持球队的工作。范宝平校长、体校李指导十分重视和关心我校的足球队,经常询问和观看球队的训练情况,了解队员的困难并积极给予解决。对于校内校外各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决心抓好队伍的训练和建设,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